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中学课本里,只节选了几段,当时被史铁生质朴的文风和细腻的笔触所吸引,但当我再读这篇文章时,许是年岁的增长,许是生活中角色的变换,让我有了不同的感受。
作者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,并在他最迷茫最愤恨的时候来到了“地坛”,此时此刻的他找不到工作,找不到出路,他喜欢摇着轮椅来到“地坛”逃避这一切,一直到写这篇散文的15年间,“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”,这简直是他的归宿地。
“地坛”是一座有着400多年沧桑历史的古园,“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: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。”是的,作者惨痛的经历让他“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”,他的心就像这个“地坛”一样的荒芜惨淡,最终是母亲对他深沉的爱让他拒绝了死亡,在他的心里洒下了第一把种子。然后,在“地坛”里,一对老夫妇、一个唱歌的青年、女教师、长跑运动员、弱智的女孩……给了作者无数次感动的人和事,悄然无息的让他心里的种子发芽长大,长成了一片生命的森林。
我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,来自生活的变故,来自对自己的不理解等等,我也烦躁过,但是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在大千世界中停下来,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,寻找到自己的方向。叔本华都曾说过“一定的忧愁、痛苦或烦恼,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。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,便不会稳定,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。”
经常有人用悲剧来形容自己的人生,然而,人生的悲剧却是美的,因为他给人生的勇气和思索的空间,所以才有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遐想。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朴,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,作者在15年的思考中,逐渐成熟,从失落转变为稳重、深情。
该文章为加加林控股官网员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附上链接地址,谢谢合作!
我要评论
我来说两句